濳知識/濳常識/旅遊相關 QA專區
世界很大~不想從冒險後得到經驗,那麼先來這看一看吧!
雖然現在自由行旅遊方式非常風行,潛盟團隊最希望的是,如果可以"早知道"那麼就可以排除掉很多可避免的困難!心靈可以相犀,潛友可以相伴,潛到天崖海角是我們想要給予的未來,唯有行前喋喋不休是我們的執著,QA專區可以幫你找到很多答案~~
我有好多問題想問...但怕問的問題是"笨問題"~ 沒問題 ! 有問題就問 潛盟
不論是小問題還是專業的潛水相關知識~歡迎提問 !
可以選擇參加"體驗潛水"
首先的先決條件,必須年滿10歲以上,18歲以下需要監護人簽署同意書!體驗潛水是為了想要玩潛水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並想在旅遊中想體驗潛水的人,藉由專業合格有證照的教練帶著,穿著輕重裝、背上氣瓶深潛。體驗潛水有限制下潛深度為12公尺,教練必須要講解潛水時的基本技巧~重裝備操作方式、耳壓如何平衡、在水中如何控制浮力、水下溝通時的手勢...等,下水前的基本動作,裝備的在檢查,以及最基本的如何排除面鏡進水,如何踢蛙鞋,減壓停留..等,而實際下水的時間約40分鐘左右(因為空氣瓶是不可以用到底的),教練會依照你的吸收程度,視狀況來決定能否放手讓你自行隨意游!好的體驗一定會讓你愛上潛水!
最好擁有自己的裝備
考到證照後,往後是會想要下水的,租重裝有風險,重裝本身的品質來自潛店的素質,考量到個人衛生問題,建議還是買重要的基本裝備,如:防寒衣、面鏡、呼吸管、套鞋、蛙鞋等等。在急迫的情況下,BC跟調節器可以跟廠商租,但是調節器的安全性對於生命的安全性相對是非常的大,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裝備,一定是比較好的。考照後也要時常下水,很多習慣問題是需要時間培養,剛開始潛水時,可以跟著教練或導潛,多吸收應變知識。
有怪味是不正常的
空氣瓶裡裝的是一般空氣,使用時一定要確認是否有異味,不然很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這可是非常危險的,氣瓶太過老舊的話也可能會有異味,所以下潛時要先檢查好,有異味就是有問題,要馬上跟教練或是租借的廠家,提出異議。
是的,沒錯
要去游泳池請教練再做一次指導,潛水裝備也要拿出來整理,不管時隔多久潛水,都要去游泳池練習,多練習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做耳壓平衡時壓迫到微血管
當下潛、上升時隨著水壓壓力的改變,為了要平衡耳末壓力,只要做捏鼻吐氣的動作,就可以解決耳壓的情況。至於會流鼻血的原因,可能是在做耳壓平衡時,捏鼻太用力、用力鼓氣,壓迫到微血管,因為鼻子的微血管很細,微血管破裂才會導致流鼻血,想要避免流鼻血的話,在下潛時,當耳末有一點點不舒服,就要開始輕輕的鼓氣,等到很痛再做,就會很用力,容易把微血管用破。但是遇到流鼻血時也不用太過擔心,上岸後通常就好了,沒有太大的關係。若潛水之後流鼻血嚴重或血流不止,可找耳鼻喉科醫師治療。
忍不住了,那就上吧!
潛水時如果想大小號不要覺得尷尬,因為在水底時不可能急速升上來,所以想上的話就上吧。潛水完可以用淡水洗防寒衣,熱水最好,然後用專門掛潛服的加厚衣架懸掛在乾燥通風處,加厚衣架可以使潛服前後分開,有利於空氣的流通。定期給你的潛服「洗泡泡浴」,徹底清洗浸泡你的潛服,使用專門的潛服清潔皂效果更佳~
當潛伴不見時
訓練規章裡有明確的規定,當你找不到潛伴時,首先要上升大約一米兩米,做365度的循環,看看周圍哪裡有氣泡冒出來,因為氣泡從深的地方到淺的地方會變大,到淺的地方看氣泡,會比較明顯,也能比較了解你的潛伴在哪裡,萬一這樣搜尋一分鐘找不到氣泡也看不到人,正確的分法就是緩緩地升到水面上來,看你的潛伴是不是也在水面上,因為當你的潛伴在找不到人時,也會有相同的動作,最後他也會浮到水面上來等你,這也是潛水安全守則裡重要的一點。
會抽筋的原因可能是體力不好、運動過度、使用技巧不當
小腿抽筋比較常發生,先把腳伸直,拉住蛙鞋的鞋尖,讓你的腳板往上翹,輕輕的拉就會紓解。
大腿的後側抽筋,一樣把腳拉直;大腿前側抽筋,腳要彎曲往後拉,就可以紓解潛水時腳抽筋的問題。
如果覺得自己不好拉,也可以請潛伴幫忙拉。
水溫會不一樣,是因為流速不一樣,所以產生溫差層
不見得比較下面的水比較冷、而上面的比較溫,當你明顯感覺到溫度從溫暖變涼,或涼變溫暖,這顯然是在溫差的介面上來回,這時不只可以感受到身體溫度變化,還可以用眼睛看出溫差層變化,溫度不一樣的地方會有離子的震盪效果,經過時會感覺到溫度明顯在變化,兩個溫差層介面在彼此中和震盪時,所產生的視覺效果。
離你近的話就可以撿起來
如果是掉在接近海底、斜坡的地方,離你身體的深度只有一米兩米,就可以直接撿起來;如果掉在斷崖、很深的地方,最好是不要撿了。
在水底下有很多的聲音
可能是水流或是魚在啃珊瑚、船舶從水面上滑過去馬達發出來的聲音,當教練或潛導要請你注意,有漂亮的魚群、珊瑚、小生物時,就會發出敲擊氣瓶或氣笛的聲音指使大家看。
可以倒水進耳朵
上岸時,倒一點水進耳朵,再把耳朵傾斜將水倒出來,或是用棉花棒輕輕放在耳朵裡面,把水吸出來,使用棉花棒時千萬不要用力旋轉,棉花會傷到耳膜及耳朵裡細嫩的皮膚。
在沙灘上時,可以找比較長、太陽曬熱的石頭,輕輕放在耳朵的孔裡,石頭會把水、鹽份吸起來,這樣耳朵進水情況也很容易改善。
套鞋有分不織布跟橡膠底
不織布跟橡膠底的材質使用不一樣,可依照潛水環境的不同來做選擇。
在珊瑚礁上,有一點青苔的話,不織布底能夠防滑,而橡膠底就會很滑,然而在船上,因為船板很光滑,不織布就很容易滑,橡膠底則是可以防滑。
如果今天是船潛,可以選擇穿橡膠底的材質;如果是岸潛,在暗礁上面走,會有一些青苔,選擇不織布就會比較理想。
不是每種鯊魚都會咬人
在300~500種的鯊魚裡面,大概只有5種左右會咬人,一般在礁石區看到的黑鰭鯊、白鰭鯊等,基本上不會隨意攻擊人,通常只會在很飢餓的時候,才會覓食,吃的是受傷的魚類,鯊魚會咬人是因為電影大白鯊造成人類對鯊魚普遍的恐懼,其實鯊魚蠻溫和的,對很多潛水客可是又愛又怕,遇到鯊魚真的不用害怕也不要緊張!除非是看大白鯊,那就另當別論~
基本上在水下是不會被壓扁的
會產生空間變化的地方,有額頭、鼻竇跟耳道,作壓力平衡時,即可平衡這3個空間,跟外界的壓力達到平衡,下到深的地方,用捏鼻鼓氣來平衡壓力的方式,可以減輕痛苦,在變化深度的時候達到身體的平衡。
不會游泳是可以學潛水的
潛水跟游泳沒有太大的關聯,潛水必備的條件:1.要會呼吸,因為要吸氣瓶的氧氣 2.要會走路,因為在水底是用走路接近滑步的方式前進。潛水是教你如何使用裝備,在水底下做活動,游泳是完全純靠技巧在水面上移動,只要沒有特殊疾病、正常呼吸、不緊張,都可以潛水的。
依照身體殘餘的氮產量決定氣瓶使用數
基本上一天最多4支,在使用4支過程中,必須要很精準的算減壓表的時間,減壓表的時間很重要,依照潛水的時間跟次數,考慮到先去深的地方再去淺的地方,深跟淺的來回程序問題,在身體的氮產量是有相當大的差別。
與個人肺活量有關
並不是空氣用的少就是技術比較好,像男生肺活量大,用氣時量就會比較兇,而女生肺活量小,相對就比較省氣,空氣用量消耗就比較小,呼吸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用氣量。
兩者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有無使用氣瓶(Scuba)
自由潛水是不需要使用氣瓶的潛水,而水肺潛水需要使用氣瓶在海底下潛水,兩者之間是不一樣的,而氣瓶裡面會有空氣可以讓水肺潛水者在海底下進行呼吸,而自由潛水則是一種憋一口氣的潛水。
當然是"會的"!
自由潛水也是需要看你的體力,每次下去上來的次數多寡,對於您的體力喪失及憋氣多久在胸部/身體裡頭。因為有壓力的存在,所以還是會得潛水伕病,這一點是要小心注意的!
潛水刀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有時候會遇到有魚網、釣魚線、網繩,可能會不小心纏到,用潛水刀可以很輕易的將魚線、繩索切斷,為了自己安全起見用的。
在水底下頭暈就是一種"氮醉"的警示。
在水底下頭暈,有許多可能,像身體不舒服、睡眠不足、面鏡度數有問題等等,這時候身體可能處在氮醉的狀態,頭暈就是氮醉的一種警示,這時候你有可能會發現視線開始變小、視覺變得模糊,有如喝醉酒般,這時候你就必須上升到淺的地方,視身體情況是否能恢復,如果無法,你就得上來不得潛水。如果是上來後才發現頭暈的狀況,主要可能是因為頭吹風,海風的吹拂再加上頭髮濕濕的,頭皮溫度會喪失很快,導致頭痛,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潛水的時候,憋氣太多,不正確的呼吸方式,也是導致上船/上岸後頭暈的原因之一。在海底下,也切記一件事情"千萬不要亂翻跟斗",這樣對自己的頭也很不好喔!
防寒衣沒有規定一定要穿
防寒衣的用途是避免人在水下失溫以及保護人體皮膚,雖然沒有規定一定要穿,但是防寒衣不只可以禦寒,還可以在水底下保護你,不受水母攻擊。
又痛又癢的感覺,是被水母打到
感到一陣刺痛時,千萬不要去抓,要用手去撥,把水母搧掉,觸電生物還有〝火燒珊瑚〞、〝海羽毛〞,碰到都會很痛,像觸電一樣又痛又癢,最常見的就是水母,不容易看到,所以要更加注意喔~
通常在5米的地方要減壓3分鐘
要分辨減壓時,可以看電腦表計算,假如在11米的地方,潛太深超過減壓的時間,就應該要減壓。結束潛水時,要停留在5米的地方,減壓3分鐘,這是每位潛水員必須做到的。
壓住面鏡,用鼻子吐氣排水
面鏡是包覆著鼻子,進水時用手微按住面鏡上方,鼻子用力吐氣,讓水從面鏡下方往外排出就可以了。
建議可以吃香蕉、蘋果、黑巧克力、防彈咖啡等
剛潛水完,肚子總是特別餓,如果超過30歲,運動量、新陳代謝少了,當然不能像青少年一樣大吃大喝,怕吃太多變胖的話,建議可以吃香蕉、蘋果、黑巧克力、防彈咖啡等等,比較沒負擔,還可以達到瘦身的效果喔~
別慌張,通知您的潛伴您有空氣量不足的狀況!
在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了解是否有好好保養您的裝備,裝備如果保養得好,這個問題基本上會發生的機率非常小,在潛水的時候,如果吸不到空氣,這時候您會感覺吸氣變得很緊,通常您就要跟您的潛伴做出吸氣困難或是空氣量有問題的動作,告知您的潛伴,您需要他的備用二級頭做使用,而同時你們也需要一起用安全的速度,大約每分鐘12公尺左右,緩緩上升。
空氣瓶裡填充的成分有〝氧氣〞跟〝氮氣〞
一般潛水所知的潛水瓶子裡裝的並非百分百氧氣,而是混合了氮和其他氣體。比例大約是含有約79%的氮、21%的氧、和不到1%的其他氣體,簡單說就是我們一般呼吸的空氣。再說深一點,因為空氣是由氧和氮合成,氧會被人體吸收而氮不會,氮會跟隨呼吸及毛細孔排出體外,可是在有壓力的水裡,壓力會阻礙氮氣排出,而導致氮氣在體內比例逐漸過高而氮醉。現在很多潛水員為了能潛到更深的水底,變化了氣瓶裡空氣的成份(增加氧氣比例,相對減少氮氣比例)就可以減低氮氣在體內的比例,而可以潛深並可以在較深的深度待久一點。氧也不能吸太多,因為會氧中毒,關於氧中毒又是一門特別的學問了,總而言之,潛水用的氣瓶並非純氧而是一般的空氣,只是用機器把一般空氣壓進瓶子裡。
懷孕時建議不要潛水
懷孕初期是最不穩定的時期,因為懷孕初期荷爾蒙的變化,母體內主要會分泌大量的HCG(絨毛促性腺激素)及黃體激素來穩定胎兒的著床,可能會有出血、腹痛,還有懷孕初期不要舉重的東西、不要爬高、走路慢一點、不要跑,在潛水的環境壓力很大,容易感到疲勞,為保安全建議先不要潛水,要多佳休息。
學潛水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教練
學潛水要找一個有愛心、有技術、經驗好,又可以信任的教練,是最好的~在學潛水前,一定會不知道哪個教練好,這時候你可以找前輩、朋友或是學過潛水的朋友幫您做介紹,透過他們的介紹,您可以了解教練的素質好不好,所以學潛水前盡量先打聽好教練的素質,是很重要的喔~~~
當然是不會曬黑!
在水底下因為不會曬到太陽,所以不會曬黑,不過潛水上來在船上,太陽很大而且很容易曬到太陽,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曬黑,所以就可以帶頂帽子遮蔽太陽,事實上不管哪種水上活動被曬黑的比率都很高。
絕對不可以潛水!
感冒的時候,身體會處在虛弱的狀況,而且鼻塞、頭痛、頭暈等症狀,會因在水底下壓力的增大,而變得更加嚴重,這樣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負擔,甚至有可能會在水底下發生危險,所以感冒的時候,是一定不可以潛水的!
學潛水是有最小年齡限制。
早期的時候,規定要滿18歲才能學習潛水,後來改成16歲,但隨著潛水這項運動被廣泛推廣的關係,目前只要滿12歲就可以學習(每個潛水證照系統都有自己的年齡最低限制,像是PADI須滿10歲),不過還是建議要達到一個心裡跟身體都成熟的狀況下,在進行學習會比較適合,畢竟潛水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緊急狀況,需要立即判斷思考。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練習。
如果您怕水,就盡量多花時間去練習克服對水的恐懼,在練習過後,還是發現自己對水產生害怕,在水中無法放輕鬆,可能潛水這個運動就不太適合您!
在安全機制裡規定,要休息24小時後才可以。
潛水後是不可以直接上飛機,因為人的身體裡還有在水中的壓力,如果潛水後與搭乘飛機的時間太短,有可能引起減壓病(DCS),造成生命威脅,所以千萬要記住,潛水後一定要遵守休息24小時後才能搭飛機的規定喔~
休息3~4小時後比較適合喔!
下飛機後,其實身體並沒有非正常量的氮氣殘留和快速減壓的情況,所以可以直接潛水是沒問題的,但是下飛機後,其實身體是會疲勞,還是會建議大家休息一下,恢復體力再下去潛水會比較適當喔~
當然不行潛水!
在PADI的教學課程中,就有明文規定潛水前禁止喝酒,酒精會造成我們失去判斷力、反應遲緩等情況發生,在水中這樣的狀況是非常危險的,近年來也有很多數據指出,喝酒潛水是造成潛水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請愛惜自己的生命,潛水前絕對禁止喝酒!!
兩個都可以,就看您的個人喜好!
其實兩個方式都可以,而且各有優缺點。如果把面鏡鏡片換成度數鏡片,度數高的人,上來水面拿下面鏡就有可能看不到東西;如果是戴隱形眼鏡的人,在面鏡排水的時候,就要小心注意,一定要閉上眼睛,避免隱眼在排水的過程中被水流帶走。
這是當然的!
就算我們的潛水技術再好,到當地一定會不熟當地的海水狀況及海流,這時候如果有當地的導潛帶領,他會告知我們去哪裡可以看到我們到當地想看的水中生物,也能掌握水底下的狀況,所以在當地找導潛,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正確的事情喔!
價格會依照您本身的需求而不一樣。
通常一般輕便的裝備,像是面鏡、防寒衣、套鞋、蛙鞋等,買下來不會超過3萬元,但是重裝備(如BCD)或是電腦錶等,這些價格就會比較高,通常是1萬元起跳,如果你有需要在水中攝影,這些攝影器材價格就會更高,所以裝備價錢就會從3萬~300萬不等,假如您只是個初學者,建議可以先購買輕裝備,隨著自己的技術進步或是有需要,再考慮要購買的裝備會比較適合喔~
所有的裝備都需要在水中泡2~3個小時。
在海中的時候因為裝備會附上鹽,所以回來以後一定要泡在水中將鹽結晶稀釋,泡個2~3鐘頭以後,在用清水將上面黏黏的東西或是鹽結晶給沖洗掉就可以了~不過在清洗的時候要注意,一級頭的防塵蓋一定要蓋好,也不能按壓二級頭的排氣鈕,因為水會從那裡跑進去!這要非常注意喔~
依據您所帶的裝備內容。
這是目前所有教練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 其實一般基本潛水裝備不含鉛塊、氣瓶,含BCD等重裝,大約13KG,是不太會超過一般航空公司規定的重量,但是如果您又帶上攝影機、相機,就需要另當別論。一般的裝備袋,通常都會比較重一點,大約6KG,所以有很多教練都會找比較輕薄的,這樣才能帶比較多裝備上飛機。現在很多航空公司對超重費都會收的比較重,大家都會對超重這件事情非常小心注意!
用您的口水或是面鏡防霧劑。
在學潛水的時候,教練第一個就會教我們如何面鏡除霧,通常我們會使用防霧劑,在使用後,要記得除了鏡片外,矽膠內襯也要記得清洗乾淨,因為這樣臉的油脂比較不容黏到面鏡裡頭,當臉的油脂附在面鏡裡頭就很容易使面鏡起霧,假如身邊沒有防霧劑,口水就是最好的防霧劑,吐在面鏡上抹均勻再洗乾淨,也可以達到防霧效果喔!
建議緩緩上升到水面上,等待救援。
當被急流帶離安全區域或是跟您的潛伴被迫分離時,您首先需要冷靜,然後緩緩上升到水面上,等待船隻的救援或是朋友的尋找,如果您繼續待在水中,就有可能被帶到更遠的地方,在水中您是無法判斷方向的,記住上升的速度盡量維持在每分鐘12~13公尺左右。
只要不亂攻擊魚類是不會受到傷害的。
潛水的時候,遇到鯊魚等大型兇猛魚類,不要慌張,因為只要您不去攻擊牠,基本上牠並不會主動攻擊您,尤其像是鯊魚是個大近視,牠跟本看不到您,除非您的身上有傷口並流血,牠才會知道您的位置,所以當遇到牠們的時候,只要遠遠的觀看牠們就好,千萬不要去打擾牠們!
停止您的下潛深度,緩緩上升到水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氮醉的原因,可能是您前天太累或是潛水的時間太長,通常都是因為您的身體虛弱,氮醉的機會就會變大,在水底下氮醉的狀況就跟喝醉酒差不多,這時候您的潛伴就需要非常注意,您的眼神是否散亂,而立即的解決方式,就是停止下潛,緩緩上升5米左右,這樣狀況會有明顯得解除,接著直接浮出水面,停止今日潛水的活動,這樣會比較安全!
建議是不要潛水。
當身體有任何不適的時候,通常建議是不要潛水,會比較安全。因為潛水的時候,每下潛10M就會增加一大氣壓,人在大壓力下,思考模式及抵抗力都會相對減弱,所以身體疲勞、感冒等任何身體不適狀況,都是建議不要潛水,比較適當。
在夏天,應該每個月至少會有1~2次。
其實比較重要的是,如果初學者半年以上都沒有潛水,在下海潛水前,最好找教練在游泳池重新練習,這樣可以讓您重新適應您的潛水技術,也能讓您了解您的裝備在使用上是否完善,有些裝備放久了,會有漏氣或是磨損的現象,都可以在練習的時候,重新檢查一遍,這樣對安全比較有保障。
盡量是不要在臉上塗上防曬乳。
塗防曬乳基本上是沒有問題,就怕防曬乳太油,流到面鏡裡,這樣您的面鏡就容易起霧。潛水的時候,其實是曬不到太陽,根本不會曬黑,塗防曬乳是沒有用處的,浮出水面上在塗上防曬乳會比較適當喔~
只要是被當地認定的潛水安全區域,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不管是國內外,只要是被當地政府認可的潛水區域,基本上都是安全的~在要潛水前,您可以先上網查詢一下當地的潛點資訊,也能了解當地的潛點是否適合自己的能力,在決定前往會比較適當喔!
防寒衣與潛水衣差不多,水母衣跟防曬衣類似。
在潛水的時候,我們都會穿上潛水衣,他的功用跟防寒衣差不多,主要就是在禦寒,在水底下的溫度會比較低,為了防止體溫散失,我們都會穿上潛水衣,潛水衣有分很多種類,厚的、薄的、乾式、濕式等,依照不同環境需求而穿。水母衣主要是游泳的時候穿的,在海邊游泳的時候,害怕被水母螫到,所以才會穿,水母衣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防曬。
可以的,但是並不建議。
生理期的時候,是可以潛水的,只要使用衛生棉條即可,但是生理期的時候,女生通常身體會比較虛弱,甚至伴隨著腰酸、腹痛等症狀,並不是很建議在這樣的狀態下潛水。
建議是50支氣瓶。
初階的潛水員(OW)要上進階的課程(AOW/二星潛水員)會建議擁有50支氣瓶經驗會比較適合,通常上進階課程前會希望學員有一定水準的中性浮力和穩定性,不需要教練一直在身邊觀照,所以多多練習在去考進階會比較適當喔~
基本上教練都會幫大家準備好。
在報名學潛水時,繳交的費用基本上都是含上課用的潛水裝備,您只要帶泳衣或泳褲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您個人在衛生或習慣上,比較注重的話,建議可以自己買個防寒衣,因為貼身衣物是自己的,會比較安心一點。
建議請教醫生會比較適合。
基本上是不建議潛水,因為這樣的人在看不到人的時候會恐慌,當一恐慌就會對本身的安全產生很大的危險,所以身體有狀況或是疾病的人要潛水,都是需要先問醫生確認自己本身是否適合潛水,會比較恰當!
如果戴耳塞會因為水中壓力,導至耳塞直接塞入耳中。
游泳的時候,您是在水面上,所以並沒有很大的壓力在您的耳朵產生,但是潛水的時候,每下潛10M就會增加一大氣壓,這時候如果您戴著耳塞,整個耳塞就會塞到您的耳朵裡,這樣非常危險,所以潛水的時候,是不能戴耳塞的!
潛水面鏡可以罩住鼻子,泳鏡則無。
兩者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是否可以罩住鼻子。潛水的面鏡在進水時,因無法立即浮出水面進行排水,所以只能用鼻子吐氣在水中排水的方式,因此是可以罩住鼻子,但是泳鏡則不需要在進水時在水中排水的動作,只需要浮出水面把面鏡中的水倒出即可,所以只有罩住眼睛。
如果是可調式轉緊即可,非可調式只要不是大量漏氣,可暫時不理會。
下海之前,我們都必須檢查自己的裝備是否有問題,所以備用二級頭在海中漏氣的機會並不大,但如果真得很不幸發生,也不用過度擔心,嚴重性並不大,因為備用二級頭比較緊。備用二級頭分兩種,可調式跟非可調式,可調式只要將其轉緊即可,非可調式無法轉,但是只要不是大量漏氣,基本上耗損空氣的速率很低,所以您可以暫時不用理會,只要隨時注意殘壓表所剩的空氣壓力就好。
建議貼身的衣物可以先購買。
只要有錢其實就可以買裝備。但在學潛水的時候,建議貼身的衣物,像是防寒衣、套鞋、手套、面鏡之類的可以先購置,因為這跟衛生有比較大的關係。
可使用備用二級頭,或是尋找您的潛伴求助。
在海中突然嗆到水,有可能是您的二級頭裡面的隔膜有易位,在吸氣的時候,有海水進去,就很容易嗆到水,這時候小咳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是大咳也要咬住二級頭,如果這樣的狀況無法解決,您可以使用您的備用二級頭,備用二級頭就不會有這現象,如果您的備用二級頭一樣會讓您嗆到水,您就需要趕快去找您的潛伴求助,並慢慢的浮上水面,停止潛水。
近視度數並不影響您是否可以潛水。
在目前制式的近視防水鏡片裡,只要在1000度以內都可以買得到,但如果您在1000度以上,鏡片就需要訂製,價格會比較高,基本上近視並不會影響您是否可以潛水,只差在您的面鏡是否會比其他人價格更高一些。
潛水昏迷主要原因為過度換氣,導致細胞缺氧。
潛水昏迷通常是指過度換氣以後,您的腦細胞沒有接收到新的氧氣,導致細胞缺氧而昏迷,這樣的狀況非常危險,為了避免潛水昏迷,潛水的時候,不要過度換氣,也不能憋氣,要保持正常的吸氣吐氣的狀態。
這是根據多年來測試所評估出來最好的減壓數據。
美國海軍經過幾十年來測試評估出最好的減壓數據為5米3分鐘,但近年來,高深度潛水與技術潛水的運動發展,其實有更多的減壓深度和時間在不斷的被更新中。
隨您意願,可穿也可不穿。
潛水衣裡面要不要穿衣服,基本上是看自己意願,不過如果您是租借潛水衣,建議穿會比較衛生,畢竟那是很多人穿過,如果潛水衣是自己的您可以選擇不穿也是無妨。
遇到較強的逆流時,建議順流潛水(漂流潛水)。
通常我們在潛水的時候,都是以順流潛水為主,逆流潛水的機會比較少。如需要逆流潛水,流速也不會太強,假如逆流的速度比較快,基本上潛水員也是踢不動,這時就建議順流潛水(漂流潛水),這樣比較輕鬆,藉著水流速度進行海底觀光,只要把中性浮力做好就可以,千萬不要做逆流潛水,這樣很耗體力又不安全。
選購裝備要依照自己經濟能力購買,基本裝備約2~3萬元左右。
現在潛水裝備商非常多,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這個問題一定是備受注重的。在選購裝備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可以負擔的起,通常基本的裝備大約2~3萬元左右,想要選好一點的,大約在5~6萬元左右,在高階一點就需要超過10萬元,當然這些價格是不包含攝影器材,便宜的裝備不代表不安全,只是形式上比較老舊而已。
自行至醫院檢查,跟醫生討論自己是否適合潛水。
潛水是一個比較高危險的運動,要求必須有健康的身體比較適合,像是心臟病、高血壓、憂鬱症或精神上疾病等都比較不適合潛水,所以在潛水前記得要去醫院跟您的醫生諮詢會比較恰當。
台灣全年都適合潛水。
台灣是一個全年皆適合潛水的地方,只是北部冬天會遇到東北季風,海浪比較大不適合潛水,南部溫度比較適宜,蘭嶼、綠島能見度非常高,台灣每個潛水點都有不一樣的海底景觀,珊瑚、魚類、海洋生物都有所區別,白天和晚上看到的生物也不盡相同。
靠潛水手勢溝通。
全世界不管是白人、黑人或者是紅人,在水底下都是用潛水手勢溝通,而且潛水手勢都是一樣的,所以只要學會潛水手勢,不管是到哪個國家潛水,都是能溝通。
因潛水有危險的因素存在,需要確保您的技術與知識。
潛水執照主要是讓您不管到國外或是國內潛水,讓當地潛水店肯定您的潛水技術等級到哪裡,也可以評估它可以帶您到哪裡潛水,如果您是個資深潛水員,潛導可以帶您到比較刺激、水流稍強、深度較深的地方,如果您是比較初階的潛水員,潛導就有可能帶您到比較平靜的水域潛水。
潛水後,浸泡在清水中約一小時後,取出輕輕沖洗。
潛水錶是潛水員必備的裝備之一,因為潛水錶可以幫潛水員計算在水中的減壓時間、停留時間、休息時間,而且每個人的減壓休息時間,會因為深度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通常潛水錶都是佩戴在手腕上,是個非常重要的裝備,想當然潛水錶的保養就相對的重要,通常每次潛水完後,我們都會把潛水錶放到清水中浸泡,大約一小時左右,然後取出並用清水輕輕沖洗,這樣潛水錶的壽命才能維持比較久。
將潛水時的人、事、時、地、物分項列出。
其實就跟寫日記一樣,要寫到潛水當天的天氣,您用的空氣種類,下水的地點,下水的深度,海水的溫度,在水下看到什麼,誰跟您一起潛水,還有這次您的感想。
只要不要去挑釁、不要去抓、不要去逗弄牠,都不用擔心被攻擊。
雖然海蛇很毒,但牠是不會主動攻擊潛水員。海蛇有個特點,牠的毒牙是在嘴巴裡,只要您潛水的時候,不要去挑釁、不要去抓、不要去逗弄,牠基本上都會從您身旁自然游過,不用太擔心。
能互相照應,互相協助。
潛水時,潛伴非常重要。潛伴規則,指的是潛伴間,在下水前互相檢查裝備、互相著裝,到下水後,互相扶持、注意,可以隨時保持聯繫,不是各玩各的,要隨時保持在身邊,隨時都可呼應到,這是潛伴間的規則。
不可以。
體驗潛水,是指在水深10米內,讓沒有用過水肺潛水的人初次體驗在水底下呼吸,人在海中無重力狀態如何漂浮及觀看海底景觀,並不需要帶到水深30米的地方。
沒有明文規定深度限制。
自由潛水並沒有限制深度,但是自由潛水下潛深度越深,危險性就越高,所以從事自由潛水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對於深度的變化,如何憋氣等,都是需要專業教練的教導,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可以就一直往下潛,通常自由潛水最容易出事都是在嘗試憋最久的氣和潛最深的深度那霎那。
簡單說,濕衣海水會滲入衣服,乾衣則不會。
潛水時,您會常聽到潛水衣有乾濕區分,主要是因為兩者用途不同,乾衣主要用在寒冷的海水環境,通常海水溫度都在20度以下,海水不會滲入衣服內,這樣身體的溫度保存效果比較好,濕衣則反之,用於熱帶氣候區域,海水會滲入衣服內,身體的溫度比較容易流失。所以當您要去潛水時,就需要先研究好當地海水溫度,選擇適合的潛水衣。
仍需找專業的潛水教練教學。
自由潛水不像水肺潛水一樣,需要許多裝備,只要有面鏡、呼吸管、潛水衣(有時是比基尼)及蛙鞋,就可以自由潛水。相較於水肺潛水,自由潛水有許多憋氣與深度變化的技巧,這些都是需要由合格專業的教練進行教學,不是找個海邊跳下去就可以自學這麼簡單喔~
潛點的分級可使潛導依照您的能力帶您去哪潛水。
潛水需要有潛水證照,證照有等級的區分,就是要讓您的教練或潛導可以初步了解您的能力在那裡,依照您的能力就可以帶您到適合的潛點,通常初級的潛水點,水流平靜,適合初學者,中級則需要一點技巧,高級則是要有一定的潛水氣瓶支數跟技巧比較適合。
當然是需要的。
不只潛水,不管做任何一種運動都需要做熱身運動,在潛水前先將自己的筋路拉開後,喝點熱水,休息一下再下水潛水,會比較適合喔~
需要依照行程要求氣瓶支數而定。
參加國外潛水,有些地方的潛點比較簡單,屬於初級潛水點,不會有氣瓶支數的限制,只要有OW證照即可,像是菲律賓的明多洛,但是有些潛點就屬中高階潛水點,會需要AOW證照,甚至100支氣瓶以上才可以潛水,像是西巴丹、貝里琉,所以當您要出國潛水時,您需要研究好當地潛點等級,在依照自己的能力看是否適合自己。
市面上賣的減壓耳塞是適用在飛機上,不適用於潛水。
通常我們看到的減壓耳塞是不適合用於潛水,而且潛水時是不可以戴耳塞,因為水中的壓力會迫使耳塞更深入耳朵內,這樣非常的危險,所以現在市場上並沒有潛水用的減壓耳塞。
多練習、多潛水,讓自己更熟悉其中的竅門跟技巧。
中性浮力,指的就像魚在水中停留,可以輕鬆地呼吸在原地上停留。潛水時,如果把中性浮力練好,就能輕鬆地停留在水中間,甚至可以拉長氣瓶的使用時間。通常我們都是利用BCD中間的空間、鉛塊的重量、呼吸的調整及專業教練的指導來練習中性浮力,其中的竅門與技巧,如果快的話約2~3分鐘就可以抓到,但是想要變得更頂尖,就只能靠多練習多潛水,讓自己變得更熟悉。
可以選擇參加"體驗潛水"
首先的先決條件,必須年滿10歲以上,18歲以下需要監護人簽署同意書!體驗潛水是為了想要玩潛水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並想在旅遊中想體驗潛水的人,藉由專業合格有證照的教練帶著,穿著輕重裝、背上氣瓶深潛。體驗潛水有限制下潛深度為12公尺,教練必須要講解潛水時的基本技巧~重裝備操作方式、耳壓如何平衡、在水中如何控制浮力、水下溝通時的手勢...等,下水前的基本動作,裝備的在檢查,以及最基本的如何排除面鏡進水,如何踢蛙鞋,減壓停留..等,而實際下水的時間約40分鐘左右(因為空氣瓶是不可以用到底的),教練會依照你的吸收程度,視狀況來決定能否放手讓你自行隨意游!好的體驗一定會讓你愛上潛水!
最好擁有自己的裝備
考到證照後,往後是會想要下水的,租重裝有風險,重裝本身的品質來自潛店的素質,考量到個人衛生問題,建議還是買重要的基本裝備,如:防寒衣、面鏡、呼吸管、套鞋、蛙鞋等等。在急迫的情況下,BC跟調節器可以跟廠商租,但是調節器的安全性對於生命的安全性相對是非常的大,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裝備,一定是比較好的。考照後也要時常下水,很多習慣問題是需要時間培養,剛開始潛水時,可以跟著教練或導潛,多吸收應變知識。
有怪味是不正常的
空氣瓶裡裝的是一般空氣,使用時一定要確認是否有異味,不然很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這可是非常危險的,氣瓶太過老舊的話也可能會有異味,所以下潛時要先檢查好,有異味就是有問題,要馬上跟教練或是租借的廠家,提出異議。
是的,沒錯
要去游泳池請教練再做一次指導,潛水裝備也要拿出來整理,不管時隔多久潛水,都要去游泳池練習,多練習對自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做耳壓平衡時壓迫到微血管
當下潛、上升時隨著水壓壓力的改變,為了要平衡耳末壓力,只要做捏鼻吐氣的動作,就可以解決耳壓的情況。至於會流鼻血的原因,可能是在做耳壓平衡時,捏鼻太用力、用力鼓氣,壓迫到微血管,因為鼻子的微血管很細,微血管破裂才會導致流鼻血,想要避免流鼻血的話,在下潛時,當耳末有一點點不舒服,就要開始輕輕的鼓氣,等到很痛再做,就會很用力,容易把微血管用破。但是遇到流鼻血時也不用太過擔心,上岸後通常就好了,沒有太大的關係。若潛水之後流鼻血嚴重或血流不止,可找耳鼻喉科醫師治療。
忍不住了,那就上吧!
潛水時如果想大小號不要覺得尷尬,因為在水底時不可能急速升上來,所以想上的話就上吧。潛水完可以用淡水洗防寒衣,熱水最好,然後用專門掛潛服的加厚衣架懸掛在乾燥通風處,加厚衣架可以使潛服前後分開,有利於空氣的流通。定期給你的潛服「洗泡泡浴」,徹底清洗浸泡你的潛服,使用專門的潛服清潔皂效果更佳~
當潛伴不見時
訓練規章裡有明確的規定,當你找不到潛伴時,首先要上升大約一米兩米,做365度的循環,看看周圍哪裡有氣泡冒出來,因為氣泡從深的地方到淺的地方會變大,到淺的地方看氣泡,會比較明顯,也能比較了解你的潛伴在哪裡,萬一這樣搜尋一分鐘找不到氣泡也看不到人,正確的分法就是緩緩地升到水面上來,看你的潛伴是不是也在水面上,因為當你的潛伴在找不到人時,也會有相同的動作,最後他也會浮到水面上來等你,這也是潛水安全守則裡重要的一點。
會抽筋的原因可能是體力不好、運動過度、使用技巧不當
小腿抽筋比較常發生,先把腳伸直,拉住蛙鞋的鞋尖,讓你的腳板往上翹,輕輕的拉就會紓解。
大腿的後側抽筋,一樣把腳拉直;大腿前側抽筋,腳要彎曲往後拉,就可以紓解潛水時腳抽筋的問題。
如果覺得自己不好拉,也可以請潛伴幫忙拉。
水溫會不一樣,是因為流速不一樣,所以產生溫差層
不見得比較下面的水比較冷、而上面的比較溫,當你明顯感覺到溫度從溫暖變涼,或涼變溫暖,這顯然是在溫差的介面上來回,這時不只可以感受到身體溫度變化,還可以用眼睛看出溫差層變化,溫度不一樣的地方會有離子的震盪效果,經過時會感覺到溫度明顯在變化,兩個溫差層介面在彼此中和震盪時,所產生的視覺效果。
離你近的話就可以撿起來
如果是掉在接近海底、斜坡的地方,離你身體的深度只有一米兩米,就可以直接撿起來;如果掉在斷崖、很深的地方,最好是不要撿了。
在水底下有很多的聲音
可能是水流或是魚在啃珊瑚、船舶從水面上滑過去馬達發出來的聲音,當教練或潛導要請你注意,有漂亮的魚群、珊瑚、小生物時,就會發出敲擊氣瓶或氣笛的聲音指使大家看。
可以倒水進耳朵
上岸時,倒一點水進耳朵,再把耳朵傾斜將水倒出來,或是用棉花棒輕輕放在耳朵裡面,把水吸出來,使用棉花棒時千萬不要用力旋轉,棉花會傷到耳膜及耳朵裡細嫩的皮膚。
在沙灘上時,可以找比較長、太陽曬熱的石頭,輕輕放在耳朵的孔裡,石頭會把水、鹽份吸起來,這樣耳朵進水情況也很容易改善。
套鞋有分不織布跟橡膠底
不織布跟橡膠底的材質使用不一樣,可依照潛水環境的不同來做選擇。
在珊瑚礁上,有一點青苔的話,不織布底能夠防滑,而橡膠底就會很滑,然而在船上,因為船板很光滑,不織布就很容易滑,橡膠底則是可以防滑。
如果今天是船潛,可以選擇穿橡膠底的材質;如果是岸潛,在暗礁上面走,會有一些青苔,選擇不織布就會比較理想。
不是每種鯊魚都會咬人
在300~500種的鯊魚裡面,大概只有5種左右會咬人,一般在礁石區看到的黑鰭鯊、白鰭鯊等,基本上不會隨意攻擊人,通常只會在很飢餓的時候,才會覓食,吃的是受傷的魚類,鯊魚會咬人是因為電影大白鯊造成人類對鯊魚普遍的恐懼,其實鯊魚蠻溫和的,對很多潛水客可是又愛又怕,遇到鯊魚真的不用害怕也不要緊張!除非是看大白鯊,那就另當別論~
基本上在水下是不會被壓扁的
會產生空間變化的地方,有額頭、鼻竇跟耳道,作壓力平衡時,即可平衡這3個空間,跟外界的壓力達到平衡,下到深的地方,用捏鼻鼓氣來平衡壓力的方式,可以減輕痛苦,在變化深度的時候達到身體的平衡。
不會游泳是可以學潛水的
潛水跟游泳沒有太大的關聯,潛水必備的條件:1.要會呼吸,因為要吸氣瓶的氧氣 2.要會走路,因為在水底是用走路接近滑步的方式前進。潛水是教你如何使用裝備,在水底下做活動,游泳是完全純靠技巧在水面上移動,只要沒有特殊疾病、正常呼吸、不緊張,都可以潛水的。
依照身體殘餘的氮產量決定氣瓶使用數
基本上一天最多4支,在使用4支過程中,必須要很精準的算減壓表的時間,減壓表的時間很重要,依照潛水的時間跟次數,考慮到先去深的地方再去淺的地方,深跟淺的來回程序問題,在身體的氮產量是有相當大的差別。
與個人肺活量有關
並不是空氣用的少就是技術比較好,像男生肺活量大,用氣時量就會比較兇,而女生肺活量小,相對就比較省氣,空氣用量消耗就比較小,呼吸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用氣量。
兩者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有無使用氣瓶(Scuba)
自由潛水是不需要使用氣瓶的潛水,而水肺潛水需要使用氣瓶在海底下潛水,兩者之間是不一樣的,而氣瓶裡面會有空氣可以讓水肺潛水者在海底下進行呼吸,而自由潛水則是一種憋一口氣的潛水。
當然是"會的"!
自由潛水也是需要看你的體力,每次下去上來的次數多寡,對於您的體力喪失及憋氣多久在胸部/身體裡頭。因為有壓力的存在,所以還是會得潛水伕病,這一點是要小心注意的!
潛水刀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有時候會遇到有魚網、釣魚線、網繩,可能會不小心纏到,用潛水刀可以很輕易的將魚線、繩索切斷,為了自己安全起見用的。
在水底下頭暈就是一種"氮醉"的警示。
在水底下頭暈,有許多可能,像身體不舒服、睡眠不足、面鏡度數有問題等等,這時候身體可能處在氮醉的狀態,頭暈就是氮醉的一種警示,這時候你有可能會發現視線開始變小、視覺變得模糊,有如喝醉酒般,這時候你就必須上升到淺的地方,視身體情況是否能恢復,如果無法,你就得上來不得潛水。如果是上來後才發現頭暈的狀況,主要可能是因為頭吹風,海風的吹拂再加上頭髮濕濕的,頭皮溫度會喪失很快,導致頭痛,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潛水的時候,憋氣太多,不正確的呼吸方式,也是導致上船/上岸後頭暈的原因之一。在海底下,也切記一件事情"千萬不要亂翻跟斗",這樣對自己的頭也很不好喔!
防寒衣沒有規定一定要穿
防寒衣的用途是避免人在水下失溫以及保護人體皮膚,雖然沒有規定一定要穿,但是防寒衣不只可以禦寒,還可以在水底下保護你,不受水母攻擊。
又痛又癢的感覺,是被水母打到
感到一陣刺痛時,千萬不要去抓,要用手去撥,把水母搧掉,觸電生物還有〝火燒珊瑚〞、〝海羽毛〞,碰到都會很痛,像觸電一樣又痛又癢,最常見的就是水母,不容易看到,所以要更加注意喔~
通常在5米的地方要減壓3分鐘
要分辨減壓時,可以看電腦表計算,假如在11米的地方,潛太深超過減壓的時間,就應該要減壓。結束潛水時,要停留在5米的地方,減壓3分鐘,這是每位潛水員必須做到的。
壓住面鏡,用鼻子吐氣排水
面鏡是包覆著鼻子,進水時用手微按住面鏡上方,鼻子用力吐氣,讓水從面鏡下方往外排出就可以了。
建議可以吃香蕉、蘋果、黑巧克力、防彈咖啡等
剛潛水完,肚子總是特別餓,如果超過30歲,運動量、新陳代謝少了,當然不能像青少年一樣大吃大喝,怕吃太多變胖的話,建議可以吃香蕉、蘋果、黑巧克力、防彈咖啡等等,比較沒負擔,還可以達到瘦身的效果喔~
別慌張,通知您的潛伴您有空氣量不足的狀況!
在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要先了解是否有好好保養您的裝備,裝備如果保養得好,這個問題基本上會發生的機率非常小,在潛水的時候,如果吸不到空氣,這時候您會感覺吸氣變得很緊,通常您就要跟您的潛伴做出吸氣困難或是空氣量有問題的動作,告知您的潛伴,您需要他的備用二級頭做使用,而同時你們也需要一起用安全的速度,大約每分鐘12公尺左右,緩緩上升。
空氣瓶裡填充的成分有〝氧氣〞跟〝氮氣〞
一般潛水所知的潛水瓶子裡裝的並非百分百氧氣,而是混合了氮和其他氣體。比例大約是含有約79%的氮、21%的氧、和不到1%的其他氣體,簡單說就是我們一般呼吸的空氣。再說深一點,因為空氣是由氧和氮合成,氧會被人體吸收而氮不會,氮會跟隨呼吸及毛細孔排出體外,可是在有壓力的水裡,壓力會阻礙氮氣排出,而導致氮氣在體內比例逐漸過高而氮醉。現在很多潛水員為了能潛到更深的水底,變化了氣瓶裡空氣的成份(增加氧氣比例,相對減少氮氣比例)就可以減低氮氣在體內的比例,而可以潛深並可以在較深的深度待久一點。氧也不能吸太多,因為會氧中毒,關於氧中毒又是一門特別的學問了,總而言之,潛水用的氣瓶並非純氧而是一般的空氣,只是用機器把一般空氣壓進瓶子裡。
懷孕時建議不要潛水
懷孕初期是最不穩定的時期,因為懷孕初期荷爾蒙的變化,母體內主要會分泌大量的HCG(絨毛促性腺激素)及黃體激素來穩定胎兒的著床,可能會有出血、腹痛,還有懷孕初期不要舉重的東西、不要爬高、走路慢一點、不要跑,在潛水的環境壓力很大,容易感到疲勞,為保安全建議先不要潛水,要多佳休息。
學潛水要找一個可以信任的教練
學潛水要找一個有愛心、有技術、經驗好,又可以信任的教練,是最好的~在學潛水前,一定會不知道哪個教練好,這時候你可以找前輩、朋友或是學過潛水的朋友幫您做介紹,透過他們的介紹,您可以了解教練的素質好不好,所以學潛水前盡量先打聽好教練的素質,是很重要的喔~~~
當然是不會曬黑!
在水底下因為不會曬到太陽,所以不會曬黑,不過潛水上來在船上,太陽很大而且很容易曬到太陽,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曬黑,所以就可以帶頂帽子遮蔽太陽,事實上不管哪種水上活動被曬黑的比率都很高。
絕對不可以潛水!
感冒的時候,身體會處在虛弱的狀況,而且鼻塞、頭痛、頭暈等症狀,會因在水底下壓力的增大,而變得更加嚴重,這樣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負擔,甚至有可能會在水底下發生危險,所以感冒的時候,是一定不可以潛水的!
學潛水是有最小年齡限制。
早期的時候,規定要滿18歲才能學習潛水,後來改成16歲,但隨著潛水這項運動被廣泛推廣的關係,目前只要滿12歲就可以學習(每個潛水證照系統都有自己的年齡最低限制,像是PADI須滿10歲),不過還是建議要達到一個心裡跟身體都成熟的狀況下,在進行學習會比較適合,畢竟潛水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緊急狀況,需要立即判斷思考。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練習。
如果您怕水,就盡量多花時間去練習克服對水的恐懼,在練習過後,還是發現自己對水產生害怕,在水中無法放輕鬆,可能潛水這個運動就不太適合您!
在安全機制裡規定,要休息24小時後才可以。
潛水後是不可以直接上飛機,因為人的身體裡還有在水中的壓力,如果潛水後與搭乘飛機的時間太短,有可能引起減壓病(DCS),造成生命威脅,所以千萬要記住,潛水後一定要遵守休息24小時後才能搭飛機的規定喔~
休息3~4小時後比較適合喔!
下飛機後,其實身體並沒有非正常量的氮氣殘留和快速減壓的情況,所以可以直接潛水是沒問題的,但是下飛機後,其實身體是會疲勞,還是會建議大家休息一下,恢復體力再下去潛水會比較適當喔~
當然不行潛水!
在PADI的教學課程中,就有明文規定潛水前禁止喝酒,酒精會造成我們失去判斷力、反應遲緩等情況發生,在水中這樣的狀況是非常危險的,近年來也有很多數據指出,喝酒潛水是造成潛水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請愛惜自己的生命,潛水前絕對禁止喝酒!!
兩個都可以,就看您的個人喜好!
其實兩個方式都可以,而且各有優缺點。如果把面鏡鏡片換成度數鏡片,度數高的人,上來水面拿下面鏡就有可能看不到東西;如果是戴隱形眼鏡的人,在面鏡排水的時候,就要小心注意,一定要閉上眼睛,避免隱眼在排水的過程中被水流帶走。
這是當然的!
就算我們的潛水技術再好,到當地一定會不熟當地的海水狀況及海流,這時候如果有當地的導潛帶領,他會告知我們去哪裡可以看到我們到當地想看的水中生物,也能掌握水底下的狀況,所以在當地找導潛,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正確的事情喔!
價格會依照您本身的需求而不一樣。
通常一般輕便的裝備,像是面鏡、防寒衣、套鞋、蛙鞋等,買下來不會超過3萬元,但是重裝備(如BCD)或是電腦錶等,這些價格就會比較高,通常是1萬元起跳,如果你有需要在水中攝影,這些攝影器材價格就會更高,所以裝備價錢就會從3萬~300萬不等,假如您只是個初學者,建議可以先購買輕裝備,隨著自己的技術進步或是有需要,再考慮要購買的裝備會比較適合喔~
所有的裝備都需要在水中泡2~3個小時。
在海中的時候因為裝備會附上鹽,所以回來以後一定要泡在水中將鹽結晶稀釋,泡個2~3鐘頭以後,在用清水將上面黏黏的東西或是鹽結晶給沖洗掉就可以了~不過在清洗的時候要注意,一級頭的防塵蓋一定要蓋好,也不能按壓二級頭的排氣鈕,因為水會從那裡跑進去!這要非常注意喔~
依據您所帶的裝備內容。
這是目前所有教練都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 其實一般基本潛水裝備不含鉛塊、氣瓶,含BCD等重裝,大約13KG,是不太會超過一般航空公司規定的重量,但是如果您又帶上攝影機、相機,就需要另當別論。一般的裝備袋,通常都會比較重一點,大約6KG,所以有很多教練都會找比較輕薄的,這樣才能帶比較多裝備上飛機。現在很多航空公司對超重費都會收的比較重,大家都會對超重這件事情非常小心注意!
用您的口水或是面鏡防霧劑。
在學潛水的時候,教練第一個就會教我們如何面鏡除霧,通常我們會使用防霧劑,在使用後,要記得除了鏡片外,矽膠內襯也要記得清洗乾淨,因為這樣臉的油脂比較不容黏到面鏡裡頭,當臉的油脂附在面鏡裡頭就很容易使面鏡起霧,假如身邊沒有防霧劑,口水就是最好的防霧劑,吐在面鏡上抹均勻再洗乾淨,也可以達到防霧效果喔!
建議緩緩上升到水面上,等待救援。
當被急流帶離安全區域或是跟您的潛伴被迫分離時,您首先需要冷靜,然後緩緩上升到水面上,等待船隻的救援或是朋友的尋找,如果您繼續待在水中,就有可能被帶到更遠的地方,在水中您是無法判斷方向的,記住上升的速度盡量維持在每分鐘12~13公尺左右。
只要不亂攻擊魚類是不會受到傷害的。
潛水的時候,遇到鯊魚等大型兇猛魚類,不要慌張,因為只要您不去攻擊牠,基本上牠並不會主動攻擊您,尤其像是鯊魚是個大近視,牠跟本看不到您,除非您的身上有傷口並流血,牠才會知道您的位置,所以當遇到牠們的時候,只要遠遠的觀看牠們就好,千萬不要去打擾牠們!
停止您的下潛深度,緩緩上升到水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氮醉的原因,可能是您前天太累或是潛水的時間太長,通常都是因為您的身體虛弱,氮醉的機會就會變大,在水底下氮醉的狀況就跟喝醉酒差不多,這時候您的潛伴就需要非常注意,您的眼神是否散亂,而立即的解決方式,就是停止下潛,緩緩上升5米左右,這樣狀況會有明顯得解除,接著直接浮出水面,停止今日潛水的活動,這樣會比較安全!
建議是不要潛水。
當身體有任何不適的時候,通常建議是不要潛水,會比較安全。因為潛水的時候,每下潛10M就會增加一大氣壓,人在大壓力下,思考模式及抵抗力都會相對減弱,所以身體疲勞、感冒等任何身體不適狀況,都是建議不要潛水,比較適當。
在夏天,應該每個月至少會有1~2次。
其實比較重要的是,如果初學者半年以上都沒有潛水,在下海潛水前,最好找教練在游泳池重新練習,這樣可以讓您重新適應您的潛水技術,也能讓您了解您的裝備在使用上是否完善,有些裝備放久了,會有漏氣或是磨損的現象,都可以在練習的時候,重新檢查一遍,這樣對安全比較有保障。
盡量是不要在臉上塗上防曬乳。
塗防曬乳基本上是沒有問題,就怕防曬乳太油,流到面鏡裡,這樣您的面鏡就容易起霧。潛水的時候,其實是曬不到太陽,根本不會曬黑,塗防曬乳是沒有用處的,浮出水面上在塗上防曬乳會比較適當喔~
只要是被當地認定的潛水安全區域,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不管是國內外,只要是被當地政府認可的潛水區域,基本上都是安全的~在要潛水前,您可以先上網查詢一下當地的潛點資訊,也能了解當地的潛點是否適合自己的能力,在決定前往會比較適當喔!
防寒衣與潛水衣差不多,水母衣跟防曬衣類似。
在潛水的時候,我們都會穿上潛水衣,他的功用跟防寒衣差不多,主要就是在禦寒,在水底下的溫度會比較低,為了防止體溫散失,我們都會穿上潛水衣,潛水衣有分很多種類,厚的、薄的、乾式、濕式等,依照不同環境需求而穿。水母衣主要是游泳的時候穿的,在海邊游泳的時候,害怕被水母螫到,所以才會穿,水母衣有個好處,就是可以防曬。
可以的,但是並不建議。
生理期的時候,是可以潛水的,只要使用衛生棉條即可,但是生理期的時候,女生通常身體會比較虛弱,甚至伴隨著腰酸、腹痛等症狀,並不是很建議在這樣的狀態下潛水。
建議是50支氣瓶。
初階的潛水員(OW)要上進階的課程(AOW/二星潛水員)會建議擁有50支氣瓶經驗會比較適合,通常上進階課程前會希望學員有一定水準的中性浮力和穩定性,不需要教練一直在身邊觀照,所以多多練習在去考進階會比較適當喔~
基本上教練都會幫大家準備好。
在報名學潛水時,繳交的費用基本上都是含上課用的潛水裝備,您只要帶泳衣或泳褲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您個人在衛生或習慣上,比較注重的話,建議可以自己買個防寒衣,因為貼身衣物是自己的,會比較安心一點。
建議請教醫生會比較適合。
基本上是不建議潛水,因為這樣的人在看不到人的時候會恐慌,當一恐慌就會對本身的安全產生很大的危險,所以身體有狀況或是疾病的人要潛水,都是需要先問醫生確認自己本身是否適合潛水,會比較恰當!
如果戴耳塞會因為水中壓力,導至耳塞直接塞入耳中。
游泳的時候,您是在水面上,所以並沒有很大的壓力在您的耳朵產生,但是潛水的時候,每下潛10M就會增加一大氣壓,這時候如果您戴著耳塞,整個耳塞就會塞到您的耳朵裡,這樣非常危險,所以潛水的時候,是不能戴耳塞的!
潛水面鏡可以罩住鼻子,泳鏡則無。
兩者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是否可以罩住鼻子。潛水的面鏡在進水時,因無法立即浮出水面進行排水,所以只能用鼻子吐氣在水中排水的方式,因此是可以罩住鼻子,但是泳鏡則不需要在進水時在水中排水的動作,只需要浮出水面把面鏡中的水倒出即可,所以只有罩住眼睛。
如果是可調式轉緊即可,非可調式只要不是大量漏氣,可暫時不理會。
下海之前,我們都必須檢查自己的裝備是否有問題,所以備用二級頭在海中漏氣的機會並不大,但如果真得很不幸發生,也不用過度擔心,嚴重性並不大,因為備用二級頭比較緊。備用二級頭分兩種,可調式跟非可調式,可調式只要將其轉緊即可,非可調式無法轉,但是只要不是大量漏氣,基本上耗損空氣的速率很低,所以您可以暫時不用理會,只要隨時注意殘壓表所剩的空氣壓力就好。
建議貼身的衣物可以先購買。
只要有錢其實就可以買裝備。但在學潛水的時候,建議貼身的衣物,像是防寒衣、套鞋、手套、面鏡之類的可以先購置,因為這跟衛生有比較大的關係。
可使用備用二級頭,或是尋找您的潛伴求助。
在海中突然嗆到水,有可能是您的二級頭裡面的隔膜有易位,在吸氣的時候,有海水進去,就很容易嗆到水,這時候小咳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是大咳也要咬住二級頭,如果這樣的狀況無法解決,您可以使用您的備用二級頭,備用二級頭就不會有這現象,如果您的備用二級頭一樣會讓您嗆到水,您就需要趕快去找您的潛伴求助,並慢慢的浮上水面,停止潛水。
近視度數並不影響您是否可以潛水。
在目前制式的近視防水鏡片裡,只要在1000度以內都可以買得到,但如果您在1000度以上,鏡片就需要訂製,價格會比較高,基本上近視並不會影響您是否可以潛水,只差在您的面鏡是否會比其他人價格更高一些。
潛水昏迷主要原因為過度換氣,導致細胞缺氧。
潛水昏迷通常是指過度換氣以後,您的腦細胞沒有接收到新的氧氣,導致細胞缺氧而昏迷,這樣的狀況非常危險,為了避免潛水昏迷,潛水的時候,不要過度換氣,也不能憋氣,要保持正常的吸氣吐氣的狀態。
這是根據多年來測試所評估出來最好的減壓數據。
美國海軍經過幾十年來測試評估出最好的減壓數據為5米3分鐘,但近年來,高深度潛水與技術潛水的運動發展,其實有更多的減壓深度和時間在不斷的被更新中。
隨您意願,可穿也可不穿。
潛水衣裡面要不要穿衣服,基本上是看自己意願,不過如果您是租借潛水衣,建議穿會比較衛生,畢竟那是很多人穿過,如果潛水衣是自己的您可以選擇不穿也是無妨。
遇到較強的逆流時,建議順流潛水(漂流潛水)。
通常我們在潛水的時候,都是以順流潛水為主,逆流潛水的機會比較少。如需要逆流潛水,流速也不會太強,假如逆流的速度比較快,基本上潛水員也是踢不動,這時就建議順流潛水(漂流潛水),這樣比較輕鬆,藉著水流速度進行海底觀光,只要把中性浮力做好就可以,千萬不要做逆流潛水,這樣很耗體力又不安全。
選購裝備要依照自己經濟能力購買,基本裝備約2~3萬元左右。
現在潛水裝備商非常多,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這個問題一定是備受注重的。在選購裝備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可以負擔的起,通常基本的裝備大約2~3萬元左右,想要選好一點的,大約在5~6萬元左右,在高階一點就需要超過10萬元,當然這些價格是不包含攝影器材,便宜的裝備不代表不安全,只是形式上比較老舊而已。
自行至醫院檢查,跟醫生討論自己是否適合潛水。
潛水是一個比較高危險的運動,要求必須有健康的身體比較適合,像是心臟病、高血壓、憂鬱症或精神上疾病等都比較不適合潛水,所以在潛水前記得要去醫院跟您的醫生諮詢會比較恰當。
台灣全年都適合潛水。
台灣是一個全年皆適合潛水的地方,只是北部冬天會遇到東北季風,海浪比較大不適合潛水,南部溫度比較適宜,蘭嶼、綠島能見度非常高,台灣每個潛水點都有不一樣的海底景觀,珊瑚、魚類、海洋生物都有所區別,白天和晚上看到的生物也不盡相同。
靠潛水手勢溝通。
全世界不管是白人、黑人或者是紅人,在水底下都是用潛水手勢溝通,而且潛水手勢都是一樣的,所以只要學會潛水手勢,不管是到哪個國家潛水,都是能溝通。
因潛水有危險的因素存在,需要確保您的技術與知識。
潛水執照主要是讓您不管到國外或是國內潛水,讓當地潛水店肯定您的潛水技術等級到哪裡,也可以評估它可以帶您到哪裡潛水,如果您是個資深潛水員,潛導可以帶您到比較刺激、水流稍強、深度較深的地方,如果您是比較初階的潛水員,潛導就有可能帶您到比較平靜的水域潛水。
潛水後,浸泡在清水中約一小時後,取出輕輕沖洗。
潛水錶是潛水員必備的裝備之一,因為潛水錶可以幫潛水員計算在水中的減壓時間、停留時間、休息時間,而且每個人的減壓休息時間,會因為深度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通常潛水錶都是佩戴在手腕上,是個非常重要的裝備,想當然潛水錶的保養就相對的重要,通常每次潛水完後,我們都會把潛水錶放到清水中浸泡,大約一小時左右,然後取出並用清水輕輕沖洗,這樣潛水錶的壽命才能維持比較久。
將潛水時的人、事、時、地、物分項列出。
其實就跟寫日記一樣,要寫到潛水當天的天氣,您用的空氣種類,下水的地點,下水的深度,海水的溫度,在水下看到什麼,誰跟您一起潛水,還有這次您的感想。
只要不要去挑釁、不要去抓、不要去逗弄牠,都不用擔心被攻擊。
雖然海蛇很毒,但牠是不會主動攻擊潛水員。海蛇有個特點,牠的毒牙是在嘴巴裡,只要您潛水的時候,不要去挑釁、不要去抓、不要去逗弄,牠基本上都會從您身旁自然游過,不用太擔心。
能互相照應,互相協助。
潛水時,潛伴非常重要。潛伴規則,指的是潛伴間,在下水前互相檢查裝備、互相著裝,到下水後,互相扶持、注意,可以隨時保持聯繫,不是各玩各的,要隨時保持在身邊,隨時都可呼應到,這是潛伴間的規則。
不可以。
體驗潛水,是指在水深10米內,讓沒有用過水肺潛水的人初次體驗在水底下呼吸,人在海中無重力狀態如何漂浮及觀看海底景觀,並不需要帶到水深30米的地方。
沒有明文規定深度限制。
自由潛水並沒有限制深度,但是自由潛水下潛深度越深,危險性就越高,所以從事自由潛水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對於深度的變化,如何憋氣等,都是需要專業教練的教導,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可以就一直往下潛,通常自由潛水最容易出事都是在嘗試憋最久的氣和潛最深的深度那霎那。
簡單說,濕衣海水會滲入衣服,乾衣則不會。
潛水時,您會常聽到潛水衣有乾濕區分,主要是因為兩者用途不同,乾衣主要用在寒冷的海水環境,通常海水溫度都在20度以下,海水不會滲入衣服內,這樣身體的溫度保存效果比較好,濕衣則反之,用於熱帶氣候區域,海水會滲入衣服內,身體的溫度比較容易流失。所以當您要去潛水時,就需要先研究好當地海水溫度,選擇適合的潛水衣。
仍需找專業的潛水教練教學。
自由潛水不像水肺潛水一樣,需要許多裝備,只要有面鏡、呼吸管、潛水衣(有時是比基尼)及蛙鞋,就可以自由潛水。相較於水肺潛水,自由潛水有許多憋氣與深度變化的技巧,這些都是需要由合格專業的教練進行教學,不是找個海邊跳下去就可以自學這麼簡單喔~
潛點的分級可使潛導依照您的能力帶您去哪潛水。
潛水需要有潛水證照,證照有等級的區分,就是要讓您的教練或潛導可以初步了解您的能力在那裡,依照您的能力就可以帶您到適合的潛點,通常初級的潛水點,水流平靜,適合初學者,中級則需要一點技巧,高級則是要有一定的潛水氣瓶支數跟技巧比較適合。
當然是需要的。
不只潛水,不管做任何一種運動都需要做熱身運動,在潛水前先將自己的筋路拉開後,喝點熱水,休息一下再下水潛水,會比較適合喔~
需要依照行程要求氣瓶支數而定。
參加國外潛水,有些地方的潛點比較簡單,屬於初級潛水點,不會有氣瓶支數的限制,只要有OW證照即可,像是菲律賓的明多洛,但是有些潛點就屬中高階潛水點,會需要AOW證照,甚至100支氣瓶以上才可以潛水,像是西巴丹、貝里琉,所以當您要出國潛水時,您需要研究好當地潛點等級,在依照自己的能力看是否適合自己。
市面上賣的減壓耳塞是適用在飛機上,不適用於潛水。
通常我們看到的減壓耳塞是不適合用於潛水,而且潛水時是不可以戴耳塞,因為水中的壓力會迫使耳塞更深入耳朵內,這樣非常的危險,所以現在市場上並沒有潛水用的減壓耳塞。
多練習、多潛水,讓自己更熟悉其中的竅門跟技巧。
中性浮力,指的就像魚在水中停留,可以輕鬆地呼吸在原地上停留。潛水時,如果把中性浮力練好,就能輕鬆地停留在水中間,甚至可以拉長氣瓶的使用時間。通常我們都是利用BCD中間的空間、鉛塊的重量、呼吸的調整及專業教練的指導來練習中性浮力,其中的竅門與技巧,如果快的話約2~3分鐘就可以抓到,但是想要變得更頂尖,就只能靠多練習多潛水,讓自己變得更熟悉。